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(通讯员 范梦宇)11月20日,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与青岛市即墨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在青岛即墨创智中心体育场拉开帷幕。华中师范大学选派两组代表队参加舞蹈机器人双足人形项目,一组代表队参加舞蹈机器人多足异形项目。最终通过经过激烈的角逐,双足人形项目荣获得一等奖一项(全国第三)、二等奖一项(全国第四),多足异形项目荣获二等奖(全国第四)。

(图为获奖证书)

中国机器人大赛(CHINA ROBOT COMPETITION)是目前中国影响力最大、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,是我国最具影响力、最权威的机器人技术大赛、学术大会和科普盛会,是当今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活动,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《2015-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》榜单赛事。该项赛事从1999年开始,已连续举办21届。

(图为比赛开幕式现场)

本次大赛为期3天,共设置篮球机器人、农业机器人、无人机挑战赛、机器人先进视觉赛等18个比赛项目,吸引来自包括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国防科技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厦门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在内的200所学校,共计780支队伍参加,参赛人数超过3500人。

(图为比赛现场照片)

机器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,如力学、机械学、电子学、控制论、计算机科学等,参赛学生在机器人大赛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,还能促进学科交叉,迅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。舞蹈机器人作为其中的子项目,是一项具有极强观赏性和趣味性的比赛,是民俗文化与机器人学等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。比赛要求参赛机器人在有限的场地和时间内,配合音乐完成动作,既要充分利用场地,又不能超时和越界,集成了多学科前沿技术,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检测和传感技术、精密机械加工和精密机械传动技术、现代化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、计算机程序控制技术等多个方面。

(图为参赛队伍合照)

本次参赛队伍领队为指导教练彭熙和2018级辅导员范梦宇,队伍成员由华中师范大学机器人协会的21名同学组成,包括10名正式队员和11名观摩队员。学院前期成立了由王敬华、刘明、郑世珏、彭熙四位老师组成的比赛指导及验收小组,自2019年9月起指导学生自主设计研发机器人,包括确定舞蹈比赛主题、场景及视频设计、机器人控制板设计与开发、视觉系统及传感器开发、机器人结构设计、机器人零部件3D建模及3D打印制作、动作调试等多项内容。尽管受“新冠肺炎”疫情的影响,同学们有大半年时间没有办法返校备赛,但各组每周坚持通过线上会议进行讨论,九月份一开学便与彭熙老师一起在实验室日夜奋战。

参赛队员潘磊表示,今年备赛的过程实属不易。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,备赛时间被急剧缩短,比赛时间由暑假推迟到秋季学期,面临课程学习和比赛的双重压力,给队伍的磨合和效率提出了更多地要求。另一方面,尽管暑假期间队员们进行了大量的线上讨论,提出了很多的创新点,但因为缺乏实践,导致返校后很多想法难以实现,作品面临着大量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,需要不断在试错中寻找正确的思路和解决方案。尤其是今年参加了多足异形机器人的新项目,毫无经验的团队面临了多足机器人设计、制作、调试等等巨大的困难,但队员们都相信勤能补拙,通过一次次地讨论打磨,克服了各种心理与精神斗争,坚持完成好了每一个作品。

(图为参赛组员准备比赛)

今年的机器人大赛,学院的团队在继承和发扬以往“讲故事”的形式之上,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创意来源。双足人形项目取材于《西游记之火焰山》和《太极张三丰》的故事。孙悟空作为人们熟知的形象,实验室同学们在前几届“真假美猴王”作品的基础上,采用99年动画片中孙悟空的形象,希望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。在细节方面,队员们通过多次尝试设计出了可以伸缩的如意金箍棒,并考虑到芭蕉扇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,实现了对假扇与真扇的手部拿捏设计,既重视了原作又能起到很好的文化传承与教育作用。

(图为《西游记之火焰山》机器人作品)

《太极张三丰》的主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,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,不局限于一处,极具吸引眼球。队员们在设计主题时参考相关影视作品及文献资料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,以张三丰和董天宝的人生经历为载体设计机器人形象,借助舞蹈机器人展现白鹤亮翅,左右倒卷肱,手挥琵琶等经典太极招式等,通过讲述张三丰在经历挫折后由身到心的成长历程,以及其心境达圆满之际明悟出太极拳终成一代宗师的故事,歌颂了武侠世界的浩然正气,太极内涵的奥妙无穷,其集修身、修心为一体,洞悟拳亦人、亦生活、亦人生,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

(图为《太极张三丰》机器人作品)

对于多足异形项目的主题拟定,参赛队员朱云瑞谈到,由于是第一次参与这个项目,考虑到主题选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,成员们在备赛时提出了“武松打虎”、“狮子王”等多个主题,在对比赛规则的要求进行仔细分析后,团队最终决定对“年兽”这一神话故事进行加工,从而创作出《年兽传说》的故事背景。为了将充实的故事内容赋予给年兽,队员们通过设立“老村长”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过程中进行互动,让异形机器人有更多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空间。

(图为《年兽传说》机器人作品)

本次全国机器人大赛从备赛到比赛全程获得了学校本科生院、校团委、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。作为第三次参加机器人比赛的老队员,2017级学生陈炫婷表示,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,团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离不开学校学院领导老师们的关怀支持和悉心指导。希望未来机器人协会的同学们在学院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、以赛促创”的思想下,能够不畏前路重重挑战,勇往直前,不懈拼搏,永争佳绩!

【学生心得】

2017级王寅霄:

做为17级的学生,在辛苦之余最大的感觉就是欣慰了吧。实验室发展至今,最重要的便是传承,传承勤能补拙,吃苦耐劳,团结进取的精神。传承之后便是创新,一年比赛的结束,不是为工作画上了句号,而是一个新的开始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要去总结本次比赛中别的队伍的优势,以不断完善自己,在传承下进步,实验室便是这样,一步一步走的更远。很快我就要离开学校,步入社会,我想,未来的人生中,每当我提及大学时,在实验室的这段经历,我都将满怀骄傲与感动!

2018级潘磊:

漫长的五个多月的备赛时光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,可以用“收获”“成长”这个两个词概括。这次比赛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,让我收获了更深的友谊和从未有过的自信,也让我拥有了从做学弟到做学长这一过程的蜕变,让我深刻明白了责任与当担的真谛。曾经那个只会依靠学长学姐们的我已经开始学会独当一面了,那个懵懂彷徨的我已渐渐褪去,曾经的迷茫不自信也逐渐转变为从容与镇定,谢谢团队让我成长了很多。正如有句话所说:“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,只有一条路不能拒尽那就是成长的路。”未来的路我定会继续努力前行,以更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,做更好的自己!

2018级阳超伟:

短短五天的青岛之行为长达半年的备赛征程画上了句号。从疫情中心走来,每一步都实属不易,流过泪,流过汗,也流过血,曾经的学弟学妹第一次作为学长学姐带队出发。有过犹豫和彷徨,也有过不安与怀疑,但实验室这个集体的力量成为了我们最坚强的后盾,很庆幸自己能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。三个队,一个全国第三,两个全国第四是我们交上的答卷。有喜悦也有遗憾,纵有千言万语最终只能汇成一句“感谢”,一路走来,有你们真好!画上句号不仅仅意味着结束,更代表着全新征程的开始。在传承中创新才能让我们这个集体不断焕发青春与活力,我们也定会将实验室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,长风破浪会有时,来年,我们再出发!

2018级 朱云瑞:

去年作为观摩队员,今年作为正式队员,我已经参加了两年比赛。从一开始的培训,到今年我们作为主力拿到我们自己的奖,我感觉很不容易。去年,看着比完赛的学长学姐们激动不已的样子,我无法感同身受,今年我确实感受到了去年他们的心情。不过我们也没有过于激动,因为我们都知道,我们必能成功。从武汉走出的队伍,没有理由做不出成绩!回想去年自己写的感悟,当时更多的是对今年比赛的期望和建议。现在我们能说,我们做到了。我不禁想,这或许就是比赛吧,比的是实力是技术,收获的是友谊是荣誉。明年希望学弟学妹们仍能坚持实验室的优良传统,继续攻克未竟的难关,取得更好的成绩!

2019级 颜顺:

英文单词TEAM可以拆解成四个单词“Together、Everyone、Achieves、More”,很好的诠释了整个机器人协会。本次比赛中,我们可以说是整个赛场中最团结的队伍,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应的分工,按照批次进入场地为进行比赛的同学服务,当别的队伍遭受着寒冷的侵袭,我们有暖宝宝、热粥、热水给队员们提供温暖。作为观摩队员的我并不是正式参加比赛的队员,但感受到了整个团队的温暖。这次比赛我开阔了眼界,学到了一些有关机器人的知识,欣赏了许多大学的风采,最重要的是,这是一次成长。它让我了解了协会所擅长的项目的隐忧,明白了今后的路还很长,我也愿意为机器人协会付出全部!期待终有一天我们会登顶。

上一条:安博在线开户,安博(中国)组织开展赴北京回访用人单位和走访校友工作

下一条:开展数学帮扶活动,帮助新生攻克难关